2019-12-26 09:17:45 来源: 编辑:
12月16日,“针心针意”首批200条围巾编织完毕,爱心市民陆续把成品送回新消息报社。
12月12日上午,是银川老年大学手工班学员上课的日子。10点钟,记者来到银川老年大学手工班,学员们已经将织好的围巾用塑料袋细心地封装起来。他们领走了88团毛线,却交回了123条围巾。原来,一些学员自己掏钱买了毛线。学员李兰贞织的围巾最多,总共织了8条。她告诉记者,她自小就喜欢编织,退休后又来老年大学进修编织技术,这次听班长说要给山里贫困孩子织围巾,她第一个报了名,每天织一条围巾。授课老师常玲是编织高手,她一共织了7条围巾。
12月10日,长庆油田第三输油处工会得知消息后,在所属的11个团支部发出倡议。输油处在银川的机关人员第一时间响应,短短两天,8名女员工就织出了40条围巾,“元宝针”“平针”“反针”等丰富花样。团委表示:“小小的一条围巾希望能为孩子们送去暖意,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是我处人员的荣幸,我们感到很开心。”
12月12日,75岁的叶春梅老人来到新消息报社,送来了她织的5条围巾,这是她第三次参加“针心针意”公益活动。叶春梅老人双眼都做过白内障手术,不能过度用眼,她织了一辈子毛线活,不用看针就能织出来。她很开心通过这种方式给孩子们送上一份温暖。
最感人的是隆德县观庄乡中梁村73岁的杨国满,他一生清苦,老来靠低保生活,却非常踊跃地给孩子织围巾。他年轻时就懂编织,很多年不织了,有些手生,但他克服了困难,顺利地织出了一条围巾。
陆续送达的围巾和玩具挤满了办公室。从今天开始,志愿者们将陆续送到孩子们手中。